郑智勤饶有兴致地看着姜梨。
这年轻的小同志,越看越是让他觉得有趣。
他很想知道,姜梨到底能有什么建议,郑智勤的脸上带着笑意,朝姜梨颔了颔首,“说来听听。”
姜梨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郑智勤随着姜梨走到了一片农耕地前。
“因南北差异的问题,北方的粮食只能耕种一茬,这却大大的减少了粮食产量,特别是平山县管辖的这些村子,大多都以黄豆、土豆、玉米为主。”
郑智勤听了姜梨的话,微微点了点头,“你说的这些,县政府也都知道,按照北方的耕种条件,无非也就只有这些农作物,不知道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搭建大棚。”
郑智勤闻言,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根据现在华国北方的农耕条件,温室大棚的概念和技术还没有在华国施行起来。
温室大棚的技术起源于20世界早起的欧洲,塑料薄膜于1955年引入华国,并在京城等地用于小棚覆盖蔬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75、1976、1978年连续召开了三次“全国塑料大棚蔬菜科研协作会”会议对大棚生产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1978年大棚生产已经推广到华国南方各地,全国大棚面积已达到10万亩。
大棚的推动和发展,暂时还没有落实到黑省,
郑智勤之前到省城开会,也有过关于大棚生产的技术。
只是,他没想到,一个农村出身的小姑娘,竟然会知道这么多。
“你有多了解大棚技术?”
郑智勤凝眸看着姜梨,目光中对姜梨的回答似乎充满了期待。
姜梨略微沉吟了一下,她的确是知道从80年代,华国开始推崇起大棚生产的模式,只是暂时还没有来到鹤城。
北方第一批开始开展大棚耕种的是吉省的春市。
她也只不过暂时提前了那么一点点大棚耕种生产的发展进度而已。
“搭建大棚首先要选择适合过冬的蔬菜,每年十一月份即将入冬之前,就需要将大棚搭建起来,因为天气的原因,可以利用草帘子和棉被等保暖设备,针对大棚的覆盖,这样在寒冬也可以保证大棚内的温度。”
郑智勤听进去了姜梨的话,他频频点头,觉得她说的倒也是一个办法。
“毕竟大棚搭建我们没有实行过,所以,一开始可以小规模的实验种植。”
郑智勤继续点头。
姜梨:“再来就是选择适合冬天耕种的蔬菜,像是韭菜和黄瓜都是比较适合冬天大棚的种植。”
姜梨把自己记得关于大棚种植的知识全部告诉给了郑智勤。
郑智勤觉得姜梨对此也颇有见解。
他听完之后,觉得这个办法的确可行。
如果真的能够在平山县实行大棚种植,冬天也能够大大的提升蔬菜的产量。
现在,没到入冬以后,北方的蔬菜基本就只能够依靠南方运送,一旦遇见了恶劣的天气,有的时候,十天半个月也未必能够送进来。
姜梨说的话,并不是不可行的,一旦成功的话,能够增加东北冬天的蔬菜品种。
郑智勤仔细的想了想,“小同志,你很有想法。”
姜梨微微一笑,“只不过是之前去连港的时候,曾经见到了大棚建造,我也是一时感兴趣才多问了一些。”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