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偏执与冷情(1/2)
玉成宫内,沈明瑜端端正正坐着,目不转睛盯着面前的薛景寒,神情难掩期待。
片刻,薛景寒放下手中书卷,轻微颔首:“尚可。”
沈明瑜眼睛里亮起了光。
“以前朝史实为鉴,剖析三郡十八县民情官制,给出的救灾办法,的确可圈可点。”薛景寒指着纸上墨字,话锋一转,“但,过于理想,恐难以实施。”
沈明瑜问:“是因为我不够了解三郡十八县的实际灾情?”
薛景寒摇头:“是你不明白人心。”
沈明瑜不解,俯首道:“请先生赐教。”
“赈灾,虽说是为国为民,但终究脱不开一个利字。”薛景寒翻开名册,各地官吏与乡绅姓氏赫然在目。“办事趋利避害,且需有利可图。你的办法和姚承海的赈灾措施,本质并无不同,看似无可挑剔,却不能完全落到实处。做事前,要拿捏人心,让他们心甘情愿配合赈灾,更要让受灾百姓不生出怨愤之心。”
他娓娓道来,从官商勾结讲到开仓放粮,从水陆运输谈到流民安置,随意一处乡县情况都看得透彻,看得分明。提及各地隐瞒的糟污事时,语气依旧平淡悦耳,如清泉洗濯玉石。
沈明瑜听得出了神,脸上时而惊叹,时而愕然,最终只剩浓烈的敬慕。
“如怀夏所说,姚大人这次……该如何收场?”
他已经明白,御史大夫姚承海无法控制灾情。
薛景寒不答话。沈明瑜揣测不出意思,轻声问道:“怀夏不打算帮他么?”
“陛下已将重任交托给姚大人,我不便插手。”薛景寒浅啜茶水,眉目间一片清冷。
“你等位列三公,行事顾忌颇多,我能理解。但天下受苦的百姓,已有千千万万……”
沈明瑜没能继续说下去。
面前的人,神情淡漠而疏离,却又透着某种迫人的危险。
看着这样的薛景寒,他甚至无法唤一声怀夏。
沈明瑜捏紧书卷,指甲泛白。他想要逃离沉默的氛围,抬手去抓茶壶,不料撞翻了案几边角的杯子。
茶杯碎裂,有水沫溅在薛景寒衣摆。
沈明瑜道声失礼,顺手拾捡砸碎的瓷片。锋利的边缘割破指腹,鲜血顺着纹路蜿蜒至掌心。
薛景寒注意到他受伤,提声呼唤宫侍进来。
“不妨事。”沈明瑜拿帕子擦了擦手上的血,“我向来如此,很容易磕磕碰碰。许是不晓得疼痛的滋味,便大意了些。”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