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然知道对方的意思。不是动作的难度,而是那种压迫感,是他打球时自带的那种攻势,像一道风暴,把人逼得节节退守。他从未想过自己的突破,会让队友陷入难堪。可现在,回想那场训练,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或许太着急了,太执着于把节奏拉得更快,把效率提得更高,却忽略了他们是一个团队,不是一场独角戏。
“不能为难他们。”他终于低声说出来,像是在对窗外说,也像是在对自己认错。
他站起身,走到书桌前,翻出一本泛黄的旧本子。那是他刚加入校队时写的训练日志,第一页用黑笔写着一行字——“快不是唯一,赢才是目标。”那时候的他,刚从一堆街球局里挤进真正的系统训练,还带着些稚气。动作毛躁,控球不稳,但眼里有光,骨子里只有一件事:赢。
如今再看,他依旧渴望赢,但在通往胜利的这条路上,他走得太快,以至于忘了要拉着队友一起走。
他翻着本子,指腹扫过一行行潦草的字迹,那些曾经写下的失败、练习、感悟,此刻仿佛一个个旧版本的自己站在他面前,对他说着:“你知道的,只是你不愿停下来。”
他轻轻叹了口气,合上本子,转身打开了床头的置物柜,从里面拿出那双只穿过几次的白蓝配色球鞋。他还记得那是队里一个后卫生日,他陪着对方一起选的鞋。他当时说:“等哪天你能防住我这招,咱俩就都穿这双上场。”
可后来他动作越来越快,对方却没跟上节奏。鞋买了,却始终没机会一起穿上。
现在他拿出来,用毛巾仔细擦去鞋面的灰尘,像是在抹去那些无形的距离感。
第二天的晨练,他来得比任何时候都早。他站在三分线外,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投篮,但不是高速切入后的急停,而是站位式的干拔。稳、沉、放松,像在一点点卸下压迫。
阿盛来的时候,他正在做第二轮无球跑位训练,汗已经浸湿了T恤后背,却依然保持着节奏。
“你今天怎么不练变向了?”阿盛一边系鞋带,一边问。
“不是不练。”苏盘扶着膝盖喘了口气,“是我想看看,不靠那些,也能不能投进。”
“你以前从不怕用力。”
“现在也不怕。”苏盘直起身,望着篮筐,“但我怕一个人跑太快,把别人拉丢了。”
阿盛怔了一下,笑骂了一句:“你这话说得像老教练。”
“那我是不是该去理个平头?”苏盘咧嘴一笑,笑得像少年,眼里却多了几分久违的沉静。
不一会儿,其他队员陆续赶来。苏盘没有像往常一样自己开练,而是带着大家做了整整十五分钟的传球配合练习。他站在侧翼,不再执着于个人突破,而是默默观察队友的跑位,时不时提醒谁该提前接应,谁该改步频。
“再来一遍,节奏放慢一点。”他喊道,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踏实的坚定。
有队员偷偷看他,目光带着惊讶。
这和以前那个动辄一打一,眼里只有篮筐的苏盘,不一样了。他好像真的变了,不只是球风,还有心态。
训练结束前,他走到那个曾被他晃倒的队友面前,把手中的球递了过去:“下一轮,你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