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轿车上,刘峰、赵伟光、总厂长和他的司机四个人正在赶往陈强中的家中。
本来几个记录员也想去,但是被赵伟光给拒绝了,让他们赶紧回去把今天的所见所闻都给记下来,回头好方便做报告。
几个想要趁机摸鱼,同时结识陈强中的记录员只能无奈地坐上另外一辆车回工业部办公去了。
“还得要一会儿才到,咱们接着聊刚才的话题。”
总厂长看了一眼手表,估摸着大概还有二十分钟才能到四合院——先前刘峰给陈强中通过了电话,说明了他们的来意。
陈强中欣然同意,并且在电话中把自己的住址告诉了几人。
“刚刚被赵书记这么一打岔,本来还打算问你造价呢,也没问着。”
“现在咱们在车上,好好地讨论一下。”
坐在副驾驶的刘峰听见总厂长这个时候还要忙着工作,心中也不由得感慨,他自己平常围着钢铁厂连轴转,已经算是敬职敬业了。
没想到这个总厂长对工作比他还要上心,怪不得人家是总厂长呢,争分夺秒啊!
“厂长,这个问题,陈医生已经跟我说过了。”
“还陈医生呢,他哪里像个医生了?”
赵伟光忍不住出言反驳道,一个医生对于机械能有这么独到的见解?
“哦哦,怪我,没说清楚!”
刘峰一拍脑袋,解释道:
“咱们钢铁厂的医生叫做陈强中,就是前段时间印刷的《急救手册》的著作人!”
“上了报纸,被主席亲自夸奖的那个,是从轧钢厂转来我们钢铁厂的。”
一听到刘峰这么说,赵伟光的脸色也古怪起来了,这谈了半天,才知道原来工程师是跟他有过一面之交的陈强中?
怎么说呢,一种“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荒谬感。
“这能耐人物?轧钢厂这就不要了?”
总厂长也惊了,他们干什么吃的?为什么陈强中在轧钢厂待了好几个月,都没人发现他在机械方面的能力?
反倒是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厂医害人离职”的事件,他们有所耳闻,不过身居高位,对于其中的真相,二人自然也清楚。
更何况,现场就有一位当事人。
赵伟光到现在还记得那一天陈强中一个人训诫数百人的场面,面对气势汹汹的人群,那个二十多岁的青年面不改色,反倒是将局势给逆转了过来。
等等?
不是,他今年才二十多岁啊!?
赵伟光此时有些怀疑人生了,这得是什么样的脑子才能在二十岁,两个完全不相干的职业两开花?
过目不忘?一学就会?
“嗯,就是他,至于成本,陈医生已经跟我说过了,比生产一辆普通人力三轮车要多两成。”
“两成!?”
此时,总厂长一直绷着的“扑克脸”又绷不住了,简直都要汗流浃背了,他从口袋中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成本没有多出来多少,但是人力车都快被电动车给拉爆了啊?”
“有这玩意儿,谁还骑人力三轮车啊,这不得马上退出市场了吗?”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