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王看着夏桑把王妃扶走,便吩咐琴螺:“叫喻泰到书房里来。”
潇王便去往书房里。
进来的是一位四五十岁的精明强干的中年人,弯腰行礼道:“王爷!”
喻泰,潇王府管家,跟随潇王已二十几年,对潇王忠心耿耿,随潇王辗转各地,从京城到封地,又从封地回京,是以成为潇王最信任的人。
潇王挥挥手,琴螺很识趣地离开。
“喻泰,本王今日去国公府,遇见一个少年,跟世子差不多年纪,是周芃粟之子,叫周景思。”
潇王从封地回京不过半年时间,对京中很多事物尚不知晓。
今日在国公府上遇见周芃粟的儿子周景思,对那少年颇有一见如故之感。
且这少年,也颇给人与众不同之感。
这个不同,倒不是因为这个少年的才思,才思敏捷,的确是出众不同,但更让潇王疑惑的是,这少年通身那气派,给人一种出尘之感。
“潇王殿下,喻泰对那少年的情况倒略知一二。周景思是太仆寺卿周芃粟的第三个儿子。周芃粟共有三子,长子和次子均为庶出,周景思乃唯一嫡子。”
“唔。”潇王不置可否。
这些信息,算是公开的信息,京城中早就传开了,潇王虽则回京时日不长,但这也算不得秘密。
“是。这周景思年纪虽不大,但在京中颇有些名声,盖因诗会上颇受尚书张大人的赏识,也算是一诗成名。”
“尚书张大人?”
“礼部尚书张跃进之张大人,在诗会上与周景思唱和来往,不亦乐乎。张大人亲点周景思诗会头筹。”
“哦。难怪今日众人见到周景思是如此行径,原来是这样。”
“这周景思比世子要稍小两岁,周景思生于洪文三年五月,今年正好十四岁。”喻泰继续道。
“洪文三年五月?十四岁?”潇王本闭目养神,手指有意无意地拍打着椅靠,听到周景思生辰,猛然间张开眼睛,问到。
“是。在十四岁之前,周府从未让周景思出来见过世人,故而京中对此子颇多议论,于今满十四岁,才正式出府。”
“洪文三年,”潇王思忖一会儿,自言道,“三年,五月。”他再次闭目沉思片刻。
洪文一年,世子出生,洪文三年,周景思出生。
“喻泰。”潇王并不睁眼,眼睛依旧半闭半睁,目似瞑,意暇甚。
“本王记得,在征和元年,本王就已经前往封地了吧?”
西辰国自辰帝登基,改年号为征和。征和五年,改元洪文,今为洪文十七年。
“王爷。”喻泰倾身上前,“是,王爷去封地即是征和元年,今洪文十七年才回京。”
潇王长叹一声,整整二十几年啊,二十几年远离京城,在那遥远的封地,只带着皇上赐婚的妻子,过了二十几年远离京城的封地生活。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