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孤立无援

作者:大清:朕不会再做傀儡皇帝! 返回目录
    光绪二十年,九月初。

    平壤城池中的秋蝉,聒噪得令人心烦,青砖缝里的野草,顽强地使人动容。

    此时,叶志超正面色凝重地站在城楼之上,他极目眺望着远处连绵起伏,间有战火的山川林地。

    当得知日军一路攻城拔寨,不久,便要攻入平壤之时,他的心头,早已是六神无主,乱作一团。

    正值烦恼间,一戈什哈气喘吁吁地跑上楼来,用近乎哭腔的声音,对叶志超说道:

    “提督大人,李中堂那里...还是没有任何回音啊~~”

    叶志超闻言,烦躁地挥了挥手。

    “好了!我知道了!”

    他心里实在是搞不懂,李鸿章这老狐狸,为啥总爱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要真是让倭贼攻下平壤,论谁,也逃不了干系!

    在孤立无援,兵力薄弱的劣势局下,叶志超只得将残部匆匆收拢一起,分兵驻扎在城池最为紧要之地。

    其中,城北牡丹台为守城之要,叶志超派出江自康统仁字营,驻在此处。

    江自康一到防地,便在防地构筑堡垒,并沿着牡丹台外侧的丘陵高地,自东北向西北处,又新建堡垒四座。

    而内城中,景昌门至七星门的机要大道,则由叶志超亲率余下所部,重兵驻防。

    按理来说,守城的清军虽仅两千有余,从人数上,自然不能与日军的万人大队相提并论,但在地利人和上,守城清军至少是占据了相当大的先天优势。

    先论地形,平壤是朝鲜的重镇首府,城池山水环抱,城墙高大而坚,城门坚固而厚,城外,也可倚大同江为天险,城池四周,地势甚险,易守难攻。

    其次,城内的武器、粮食都很充足,足以让清军以逸待劳,与来犯之敌相持甚久。

    不得不提的是,朝鲜内地的官民对于清军,足以称得上是爱戴拥护的,自清军入驻平壤后,朝鲜的难民、义团等,以箪食壶浆相赠,馈遗连绵不绝,而朝鲜观察使闵丙奭,也是积极协助清军作战。

    反观日军,其实并不得朝鲜人心。

    凡是日军所经之地,朝鲜民众皆回避逃匿,被日军强征来的夫役,也皆怀畏惧之情,坚决不肯服从,若强使民众服役,则中途逃窜之人,比比皆是。

    因此,在日军各队北进时,是备尝了补给匮乏之苦,各队除了粗米果腹外,毫无副食,人均携一匙之盐,供数日进军之食,说来也是不易,日军在如此艰难之际, 还不得不一路提防着朝鲜官兵的突然偷袭。

    然而,即便叶志超拥有这些开局优势,但他从未想过主动进击,以期扭转战局,不出门也就算了,连家里的官兵也是军纪败坏,无脑无德,令原本盛情迎人的朝鲜民众,大为寒心。

    朝鲜民众的箪壶迎馈之举,换来的,不是清军的知恩图报,而是大肆抢民,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民众对此大失所望”。

    所以当日军向平壤进兵时,清军除了自我内耗以外,并无一丝积极措施,各军只会坚匿平壤,龟缩不出,而日军则趁着这个空档,不费吹灰之力的,完成了对平壤城的包围。

    九月中,四路日军均已逼近平壤城池,一日晨,日军以元山、朔宁两个支队,合力猛攻牡丹台一带,接连攻克城北山顶的数座营垒。

    面对日军一波波几乎疯狂的进攻,江自康的防地被一步步蚕食殆尽,他咬牙切齿,恨不得能点草为兵。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王爷快醒醒:冲喜王妃替你造反了 叶红豆 宋知珩沈绾妤 开局茅草屋,我靠种地成神 娇妻难逃:大佬禁锢强制爱 狐妃嚣张独宠高冷仙君 王晓宇 李昂 公主如玉贱如虹 都市绝品仙帝

光绪皇帝王忆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大清:朕不会再做傀儡皇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清:朕不会再做傀儡皇帝!并收藏《光绪皇帝王忆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