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记录者。(1/2)
那场变故带走了她和平年代的战友。
徐实纪也想到了小哑巴,她一把抓住徐登凤冰凉的手安慰道:“在不知名的角落会有不知名的种子生根发芽,虽然无人得知虽然没有名字,但他们曾经来到过这个世界,他们平凡又不甘的一生,绚烂又挣扎的灵魂,我想做这样的记录者。”
“其实,我也……”话未说完,两人都笑出了声。
徐实纪眉眼弯弯道:“以前的人们了解正规信息通过电视通过报纸,改革开放后时代和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从一方手机里去了解这个世界,去交友。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是任何国家都存在的问题。”
徐登凤道:“现在发改委并没有提出媒体不能搞民营。你对转型带来的忧虑是?”
“利益。”徐实纪问道,“徐总对于报社的了解有多少?”
“不多,知道你们的收入靠广告和发行。”发行也就是卖报纸和杂志。徐登凤反应过来,“所以你觉得互联网的兴起势必会引起发行的萎缩,因为报纸上的新闻内容完全可以在网上免费看到。”
她摇头:“我要说的不是发行,而是广告。我的老东家XX周刊曾经也是一家具有理想主义的报纸,有些时候不是坚守新闻理想就能解决一切难题,说俗气些,在面对吃饭问题时,什么理想都可以放到一边。”
“未来的政策说不准,未来的发展也无法预估,或许某天线上看新闻也需要收费或者看广告,又或许新闻也成了一种广告投放,收入问题迎刃而解。”
“不谈未来,我和徐总谈的就是过去和当下,XX周刊不仅没有倒闭反而越办越好,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们指使记者针对企业连续写负面报道一直写到企业来投放广告,从而变成报社的合作企业,对资不抵债的企业也毫不手软,我见了太多濒临破产的企业在报社门口下跪求饶,没用的,钱才有用,你这边投广告,我们那边立刻出正面报道,不管之前写得多过分闹得多难堪都能给圆过来。
就比如前段时间闹得不可开交的XX地产,我们去那直接是带着合同谈一年的费用,如果地产公司不搭理,我们就将写好的房产维权新闻甩他们脸上,这几年地产行业形势大好,谁也不想惹事儿,他们甚至达成了共识,每年都要准备20-30万的媒体预算,这还只是应对一家媒体。靠着对企业的敲诈勒索XX周刊前年一年赚了八千万。”
徐登凤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冒犯,徐实纪还是问出了那句:“徐总,您心动吗?”
在不知名的角落会有不知名的种子生根发芽,有些却是如罂粟般的毒瘤,她想报道的不全是美好,眼前这个人,这个商人,真的能做到坚守吗?
徐登凤只回道:“报道需要与经济利益保持一定的距离。”
徐实纪松了口气,有些无奈道:“那不是我能左右的,医疗腐败,新闻腐败,甚至孩子上学都要给老师送礼,新闻敲诈迟早成为一种主流。周围人却都觉得理所当然甚至一马当先,说到底还是因为群众素质低,没有法治和公平的观念。我那么欣赏你,就是因为我知道你对法律的信仰,你一直以来的坚守……”
徐登凤打断她:“时代在进步,法律在完善。扫黑除恶反腐一直在进行中,当年我们村长还因为贪了村民的低保钱被立案调查,太阳有升起的过程,你要等光照进来。”
“你说得对,不好意思是我太着急了。”
徐登凤安慰她:“媒体人作为社会的喉舌至关重要,我很欣赏你的性格。一个真正能坚守职业操守,恪守职业道德的新闻媒体人。”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