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现场创作诗词(二合一)(1/2)
小女孩期待的等着韩山的回答。
韩山一脸认真地道:“真的,他参加第一次参加华国诗词创作大赛,我就是评委之一。
当时评委们看到那首《春江花月夜》都露出震惊的表情,包括我在内也是同样如此,这一幕我至今还历历在目。”
“哇!那太厉害了。”韩小璎一脸兴奋地道。
她一定要认识这么厉害的家伙,不然这次相当于白来了。
很快人群停止了议论,主持人让参赛的人把作品交到评委席,进行评选。
刘逸辰花了十多分钟的时间才收完作品,数了一下手里的作品,一共有四十五首。
对此刘逸辰并不感到意外,虽然台下来了七十多人,但有些人并不是来参赛,而是陪着人来的。
一些的话收到了邀请函,但最近一年没有写出好的参赛作品,便不打算参加评审,而是来观摩优秀的作品。
他们是非常爱惜自己羽毛的,生怕自己的作品不好,坏了自己的名声。
还有几人不参加比赛,是因为他们是本次比赛的复审。
就是等刘逸辰三人评审结果出来后,他们再去评一轮,看看这个结果有没有问题。
这也防止出现旁观者清,入局者迷的现象,也就是防止主观性。
刘逸辰把收上来的作品交给自己的老师,这时工作人员推上来一块竖起的大板,大板足以将四十五首作品放下。
由于大板里面有面铁板的夹层,小磁铁便能吸附,将每张作品纸压在竖着的大板上。
做完准备工作,三人开启评选,台下众人纷纷开始讨论,看谁今天能拔的头筹!
评审的方式很简单,粗审一轮,大概将作品分为四份,一等奖一份,二等奖一份,三等奖一份,优秀奖一份,因此大板划分四个小版块,这些小区域叫奖区。
三位评审一致认为写得不好的诗词,就直接放优秀奖区,看后续精选有没有机会放入其他奖区。
粗审完成,就将这批贴上大板去,将作品放在四个区域里,每个区域好的作品放最上头。
做完这些,就是精选,精选的话,对比诸多作品,反复调位置,确定结果后。
进行最后一轮评审,由台下几位复审上来审核,他们确定没问题,那就是最终结果。
有问题的话,则需要六人议出最终结果。
刘逸辰三人,快速完成的粗审,诗词这东西好坏很明显,分辨起来很容易。
工程量最大的还是精选部分,因为有些诗词只是细微的差别,想审出来,得要三人进行多方面讨论,才能确定结果。
“马老,老师!,《荷韵》将它放到优秀奖,写得太平淡了,整首诗点睛的地方都没有,把它下调到优秀奖,没什么问题吧?”刘逸辰边说,指向《荷韵》这首作品道。
李柏恩看过诗词道:“《荷韵》,绿塘摇滟映清涟,粉靥娇姿立水渊。风动罗裙香满袖,芙蓉无语自嫣然。
整首围绕荷花写,展现了荷花的美丽,高雅和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写得还行,但是没什么眼前一亮的句子,相比其他,确实可以放优秀区,老马,你认为呢?”
“放在优秀区中上的位置吧。”马保国思索了一番,又看了三等奖奖区便说道。
三人就这样,调了又调,换了又换,每次有争议都要讨论许久,而台下的众人,也是一直讨论个不停,但他们很小声,生怕影响到台上三位的评审。
就这样,刘逸辰经历痛苦的一个小时。
在这一个小时内,他感觉自己在评审时,将自己前世今生的古诗词鉴赏记忆,浏览一遍又一遍,谨小慎微地做出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