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四节
夜闻
他乡应有恨
明月夜初临
鸟移花下卧
人安柳前身
赏析:“他乡应有恨”,身处他乡之人想必心中怀有怨恨。“应有恨”给人留下悬念,引发读者对这“恨”的来源和内涵的思考,可能是对故乡的思念、在他乡的不如意等。
“明月夜初临”,明月在夜晚刚刚降临。明月常常是引发相思和忧愁的象征,此时明月初临,更增添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与“他乡应有恨”相互映衬。
“鸟移花下卧”,鸟儿移动到花下卧眠。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鸟儿的自在与安宁,与身处他乡怀有恨意的人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出人的孤独和无奈。
“人安柳前身”,人安静地站在柳树前。“人安”看似平静,实则可能是内心波澜的掩饰,“柳前身”给画面增添了一丝柔美和诗意,但也透露出人的形单影只。
第一千零二十五节
晚别
一江春水两岸平
不安心事柳色青
花间默默离飞鸟
明月悠悠到晚亭
赏析:“一江春水两岸平”,描绘了一江春水悠悠流淌,两岸齐平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开阔、平稳的画面,春水的流淌给人以灵动之感,而“两岸平”又增添了几分规整和宁静。
“不安心事柳色青”,然而心中怀着不安的心事,眼前却是青青的柳色。“不安心事”与美好的柳色形成鲜明的反差,以乐景衬哀情,更突出了内心的烦忧无法排解。
“花间默默离飞鸟”,在花丛之间,飞鸟默默地离去。“默默”一词凸显了飞鸟离去时的安静和悄然,给人一种失落和孤寂的感觉,也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明月悠悠到晚亭”,明月悠悠地照到晚亭之上。“悠悠”体现了明月移动的缓慢和从容,“到晚亭”则点明了时间的推移和地点,渲染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
第一千零二十六节
忆往
岁月如河,去日繁多。
老来悲发,何有所得。
依稀云往,日月穿梭。
长风少年,秀水其波。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