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最是留不住,转眼间,58年,已经过了大半。
现下局势越来越严峻,公社化开始,他们林商镇是个大镇,不用合并,直接更名为林商公社。
而徐明礼和宋锦和俩人所在的村庄,南河村和北河村也正式合并,成为一个整个的生产大队,第六生产队。
而徐老爹当仁不让的成了生产队的大队长。
这个只是制度上的改变,对百姓的生活影响不大,影响最大的却是即将开展的大跃进运动。
如今,农村已经开始吃大锅饭,大练钢铁在各个单位展开。
甚至,还制定了产量,他们学校同样也避免不了。
这就导致了学生只需要上半天的课,剩下半天,就要参与学校的劳动。
他们这边儿还不算疯狂,他们也没有去过乡下,听说,有的大队为了炼钢,已经到了砸锅拆家的地步了。
当然,也没有说一点儿损失也没有,食堂的两口大锅就用来炼钢了。
而许多缺胳膊少腿的桌椅板凳,也成了燃料。
这场运动,困住了所有的人,人人都无法逃脱,要不然,一顶思想落后的帽子,就被套在了脑袋上。
为了完成任务,如今学校的大烟囱没日没夜的不带停下的,已经连续了三天三夜。
每天都要安排有人守夜,今晚,轮到了宋锦和他们夫妻俩。
坐在露天的学校内,宋锦和映着炉子里的火光,有些不确定的问徐明礼道,“这,真的能练出来吗?”
即便是没人,宋锦和说话也很小声,毕竟,这个时候,不能被人抓住小辫子。
徐明礼摇头,“条件太简陋,就是温度,都达不到出钢的程度。
即便是练出来了,杂质太多,也不能用。”
但没办法,都这样搞,这种情形下,还是随大流安全。
即便是心知肚明,也不要发出声音来。
“对了,咱们还要买点粮食吗?听说咱们隔壁省已经有要旱的苗头了。”
而且,现在农村大开食堂,让人们放开肚皮吃,多少粮食也不够这么吃下去。
“咱们囤的已经够了,有机会可以买些你自己想吃的零嘴,估摸着接下来三到五年,就要缩衣紧食,市面上也少见这些东西了。”
“行,咱们可以趁机去趟县里,把攒的各种票都用了。
对了,还要回乡下看一看吗?”
即便是不喜欢徐家,但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宋锦和觉得,可以去给他们提个醒。
毕竟,现在村里和其他地方也一样,根本没有计划的大吃大喝,为了炼钢的任务,连地里的庄稼都耽误了。
等到明年收成在减少甚至没有,等着救济粮可就来不及了!
“行,等这一阵过去吧,应该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大队里的热闹,宋锦和没有看到,不过,听着同事口中的三言两语,也能拼凑出现在的情形。
他们都是吃商品粮,粮油关系在单位,所以,徐明礼和宋锦和的生活也没多少变化。
在农村的可就不同了,都处于一片喜洋洋的氛围之中。
不少人说起在农村的亲戚,都是一脸的羡慕。
畅享能够吃大食堂,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反正也是不限量。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