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自己就在丞相跟前守着,赶紧帮丞相办完事再跟丞相一起班师回朝。
刘环许诺了,但是没有事先通知刘禅。
所以,在刘禅一天三封信的殷切催促下,十二月份,诸葛亮布置好一切,立马就紧急班师回成都。
这也不怪刘禅心急想要唤回自己的相父,他终归年轻,受到刘备教导的时间又少,,处理一些事情难免有些优柔,被老臣在其中上下欺瞒也就是常事了。
搞得他也天天对刘环哭诉,担当这样的一国重任实在是太过沉重了,想要为百姓做事的时候感觉处处都是阻碍。
以前天天想见时候视野里都是百姓,现在感觉自己跟白性隔得很远,抬头远眺,竟也看不见看不清。
军营中,一路风驰电掣回成都的诸葛亮也知道刘禅的艰难,又拿出自己好好收起的刘禅寄来的信信件,来回看了看,抬头看着窗外的明月,想起刘备。
转而想起,自己主公已逝,如今新主为主公所托的刘禅。
此孩子虽然聪慧,但淳厚太过,这点好也不好。
好吧,毕竟被他那一声声相父唤着,他也能感受到那不是虚与委蛇之言,自然心里熨帖。
但是,他可是帝王呀,那样的敦厚可以说是帝王的慢性毒药。
想起这些他有些头疼,你看现在,刘禅这些信中就可隐隐看见老臣的刁缠和刘禅的无措。
有些心疼,又有些无奈。
放下手中的信件。提笔想要写回信,却恍然脑中也是晃神一瞬间。
是呀,自己也是老了,如今也是四五十岁的人了。
继续拿笔写着:臣叩见陛下,臣已连夜回师,十二月内归。
写完,人也是有些疲惫了,吩咐人把手中书信送回京师,拿起一旁放的已经算是有些凉的汤药,一口灌下。
药太苦,身边内侍端来茶水。
诸葛亮轻抿茶水,冲掉口中药草的苦味,端着茶盏,不知不觉思路飘远,想起东吴,想起蜀汉与曹军的摩擦。
一下仿佛整个人重新打起了精神,挥退身边要来劝谏休息的内侍。
就着灯光,继续看起了折子。
身边内侍看到丞相这个样子,心里微微叹了口气,太医是说让主子好好休息的,但是自己何时见到主子休息过。
自己也只是一小小内侍,能把太医的医嘱说出口已经是他最大的能力了,最后还是只能在一旁看着帮忙端茶倒水。
诸葛军师的营帐又是亮到很晚,第二天太医通过内侍听到这一点,也只能捋着胡须摇头叹息:“看看明天换更温和的药方了,陛下的命令是真不好完成呀。”
转身回去思筹配药了。
京都,这天,因为知道相父要归,刘禅特意大摆依仗,要在城外十里迎接。
刘环自然也到了,在黄夫人身边扶着她。
黄夫人轻轻攥着刘环的手,自己夫君也已经四十四了,自己却多年无所出。
好在大哥诸葛瑾愿意把其次子诸葛乔为自己和诸葛亮的养子,也就不算无后了。
诸葛乔此番也随军出征,丈夫儿子都在战场上,如今见他们要归,如何不激动。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