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回归到正常的日子(1/2)
领导视察过后没几天,
燕大的学生迎来寒假,而在燕大校园里“化材大佬”的热度没了网络的推波,最终还是被放寒假的消息给替代。最后只成为了材料化学专业学生口中的“意难平”。
郝有胜在领导视察结束的当天晚上就乘坐火车离开了首都,送郝有胜去火车站的还是他的好学长王天浩,两人自元旦一别,在一周之内没有任何的联系,领导视察过后好学长就跑去实验室找了郝有胜。
然后就顺带送郝有胜去了火车站。
地震探测器和融雪剂的事情如愿的让国家接手了,要说做事的效率和执行的速度用哪种方式最快,不得不说还得是自上而下要推行的政策,而且是惠及面广的政策。
X省及与他相邻省份的省领导们得到改委发的项目落地通知都脑袋有点发懵,纷纷疑惑什么时候改委的大项目变的都不用去争取就会落到他们头上来了。
虽百思不得其解,但有好事降临就没有往外推的道理,于是纷纷表态坚决执行并保证项目落地投产。在私底下又回过头来打听这究竟是怎么个回事?
不过很遗憾,
问了半天一个关键词都没问出来。
但这不影响他们继续往下推进的力度,从接到通知到了各省开始推动项目,他们只用了两天的时间,这两天是在根据改委发的文件制定各种保障项目落地的办法。
在郝有胜回家的待着的第七天,郝楼村大队书记就在村委会张贴了一个公告,
主要的内容就一条,
“农作物的秸秆可以卖钱了,家里有多的可以留着以后卖。”
至于什么价收怎么卖像这种比较细的内容就没有公布出来,由于时间太过仓促,各省的专业人士还在计算最优的方案,但最迟应该不会拖到秋收过后。
回收农作物秸秆这个消息要说对广大的农村人有多深的震撼,如非要找个参照物的话,那就和2006年1月1日废止的农业税条例去比吧。
一个新型产业的兴起可以带动经济、技术、就业、消费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有人会去想如何装的下更多的材料,有人会去想如何便捷快速的把材料收拢,也有人会去想连秸秆都变成宝了,那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利用秸秆做点别的发家致富,有想着正路的自然也有想着歪路的,这是发展中无法避免的事情,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秸秆回收是符合广大农村人利益的,不只是眼前的利益,还有以后长远的利益。
“秸秆都能卖钱了。”
“虽有点看不懂?”
“但这是好事啊!”
网络上对于回收秸秆的政策表示不理解的同时又表示尊重,觉得国家对农村的政策越来越贴心了,先是结束了“粮税”,这才过一年又开始回收秸秆了
然后很多人开始在网上各抒己见,有持赞扬阳光观点的,自然就是持阴暗带一点阴谋论想法的,比如说国家回收秸秆了,种地的就没得烧了,那免费的肥料用不到了,以后种地还得买化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