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又是一年(番外)

作者:农门长嫂当家纪事 返回目录
    第二百四十八章又是一年(番外)(1/2)

    又是一年,初秋之日,天气还闷热不堪,在外游荡的人却仍不减少,大都躲在春归园里喝着冰饮吃着点心说话。

    如今的春归园早已不在原来的地方,随着瓷窑遍布各地,最繁华的地儿也不再是原来的镇上,而是在原先几处瓷窑附近扩起来的小集市上。阿荣便是在镇郊这一处的小集市批了一块足有原来两倍大的地,盖了一座新铺子。原先的铺子推倒,扩成了一座与后方的宅院相连的小院,再买下了另一边的一座一进院子,阿荣阿仁一人一座,娶妻生子也未离春归半步。

    要说这小集市能红火起来也算是瓷窑的一份功劳。

    烧制成品送上京都或各地郭家开起来的铺子后还有好些残次品或是边角料,有手巧的工人便打磨成小玩意儿,祁佑知行允了后也可在附近售卖。

    如此久而久之,这些边角料也引起了一阵热潮,游商们经过商队走南闯北地宣传,连这些边角料也不肯放过,常定下日子来收,如此奠定下了小集市里的繁荣。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贩加入,这四乡八村的乡民也不必起早往镇上赶,出门没几步便是小集市,有什么要买的都可在那儿买到,就是清早走几步过去吃个早饭也是行的。

    日子过得越来越便利不说,手头上又有源源不断的收入。随着京都里郭家各个铺子越来越红火,乡亲们种的那几块番薯地竟也不够看了,耿荣同郭展鹏一合计,索性在乡里包下了几十亩的地,请了专人专门种植番薯芋头,又在京都郊外专门养殖牛羊,供应了铺子所需。

    至于那瓷器,当初建成商队四处游走宣传引来大批外商后,这条线便正式归于朝廷所有。好在圣上不是那卸磨杀驴的,这事儿还是交由郭家,另分出四成,郭家与春归这儿各两成的利润。

    如今哪怕郭家在外打着皇商的名头也无人敢否认。

    国库里有了存银,这几年一干政令便一道一道应接不暇地传下来,皇帝拨银子连眉头都不皱一下。头一桩便着专人来向知行祁佑要走了慈安堂的图纸,后各地慈安堂,私塾如雨后春笋般一座一座地建成。

    近些年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百姓日渐富足,而唯一叫皇帝头疼的是,祁佑跟知行还真甘愿偏安一隅,做着一方的小小县令。

    后是齐州太守告老还乡,万般不得已,祁佑便调拨了一个县令到原太守管辖之地上任,自己接下太守之位,将松虞两县当作辖区。

    圣上无法,也就随他们去了。

    这春归园里正是说到了这一桩。

    “圣上是难得的明君,国库充盈后分毫登记在册,直接用之于民,能有这样的圣君是我朝之福。而能有程柳二位大人嘛,是我们松虞两县之福!”

    一桌青年围起来正写诗作画,边论着近些年祁佑与知行放到功绩。

    “反正只要二位大人一日在咱们这儿,咱们这地方便能吃饱喝足!”

    众人心满意足地高谈阔论一番,却不想一旁一位老者面色愁苦,忽地出了声:“可我见大人家门口正套了马车,又有人说这是要赶着去京都呢!两个县令夫人大着肚子也要一道跟着去,这怕不是要迁上去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校草的小青梅又奶又撩 天幕:开局盘点大兵团作战 陆安宁孟源 诡异国运:我的中式恐怖吓哭全球 陈晓妮 变成幼龙被女团捡到,我震惊全网 凌天苏清雅 灵道圣尊 简瑶顾西野 诸葛瑜

越春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农门长嫂当家纪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农门长嫂当家纪事并收藏《越春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