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从世界尽头走来(1/2)
明宣德六年,即公元1431年。
一条青石板小巷里,一位穿着粗布麻衫,头发有些许花白的男人驻足在巷子深处的一堵青石高墙下。
正是宁夜。他微微抬起头,闭上眼睛,倾听着高墙内的读书声。
高墙里,是一座私塾书院,里面,有一位年迈的私塾先生正在给自己的众多学生念诗。
这首诗,是唐朝著名诗人张若虚所作。
张若虚的诗词流传到现代,只留下两首了,其中一首便是有着“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之名的【春江花月夜】。
其中,“孤篇”指的正是【春江花月夜】,而“一词”,则是岳飞所作的【满江红】。
私塾里,教书先生正好念到了这首诗的中间部分。
……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
宁夜来到了1431年。
这一年,距离1433年,只有两年的时间。
这两年的时间,宁夜只能在外界度过,直到时间来到1433年1月1号辰时三刻,他才会再一次回到沙漠空间里去。
他的推测是正确的,他的选择,也是正确的。
现在能做的,只有等待了。
宁夜就待在距离塔塔尔干湖泊最近的一座古城里,他计算过从这里到塔塔尔干所需要的时间,开启机甲全速前进,需要5天时间。
那么,宁夜就需要在1432年12月26号辰时三刻出发,提前5天。
等他抵达塔塔尔干的时候,正好是1433年1月1号辰时三刻。
机甲会帮助宁夜计算好这个时间,他不会错过一分一秒的,除非……当地人的计时有问题,他们的辰时三刻不准确。
不过这种可能性也很低很低,因为宁夜A留下线索指向辰时三刻,那么他能够知道这个时间,大概率也是当地人告诉他的。
宁夜猜想,宁夜A也会选择一座距离塔塔尔干最近的古城来计时,极有可能就是现在他所在的这座城。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