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草因主人公的移情而人格化。一个泣字,不是兰草在哭泣,而是主人公在哭泣。一只燕子,一把兰草,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二者没有紧密的联系,但是女子认为二者此刻代表她内心的苦楚。同踏枝的上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通过对这些景色渲染气氛,将本无情感迹象的景物赋予人味,体现出女子的脉脉愁绪。一字,与其是燕子的感受,不如说是女子内心的悲凉,是由那相思苦楚、孤寂凄凉引发的由内而外的寒气。这寒气也只有她自己一人可知,把无人了解的相思苦楚怪罪到皎洁的月亮身上。衰败的秋景,影射女主人公内心的寂寞和辛酸。再如玉楼春春恨上阙有言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三月的暮春,春色满园,杨柳依依,斜阳微风,本是适宜幽会的好天色,但就是在这芳草连天,桃红柳绿的栈道边,两位有情人却是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繁美的春光春景,给离别愁绪的抒发创造了开阔的空间。后两句,将夜间的细雨,五更的残梦,楼头的残花与女子的相思都联结在一起,情境凄惨悲凉,衬托出思妇的愁怨之情和思妇被心婉丽,珠圆玉润,风流典雅,但是词中却有很多直抒悲凉之词等在词中是层出不穷,数见不鲜。事旧欢何限意。思量如梦寐。玉露生寒,霜气横秋,思泪已滴尽,表现了女子思念成疾,梦里也不忘想念自己的心上人;像凤衔杯所道:凭朱槛,把金卮。对芳丛、惆怅多时。何况旧仇新恨、逐心期。空满眼、是相思。主人公看尽凋零的残花惆怅不已,言伤春之感,引旧欢新恨,结相思之情。直抒惆怅心情,直接表达女子无奈又痛苦的心情,让词作更有力量;再如浣溪沙里役梦魂孤烛暗,恨无消息画帘垂。且留双泪说相思。晏殊直写女子相思之情,将女子的思念诉说得淋漓尽致。直白的书写有时要比委婉的表达更具力量,使人直接体会到词人书写的感情或词中主人公的心思。上人抛的女子,世人要求她们既在行为上要克己守礼,思想感情上又要内敛、矜持。经常把爱、想念挂在嘴边,写在纸上,或被世人看作下贱、淫荡。然而在晏殊笔下的女性形象却敢于表达自己的爱意,吐露自己的心声,行为上勇于表明自己的心迹。却不让人随意区分琼萼,只想赠与意中人;再如诉衷情着意中,环书素传情久,许双飞同宿,女子与心上人互通书信,信中大胆描述自己的相思之情,愿结为夫妻双飞双宿,丝毫不畏惧他人眼光,依旧大胆表白;也是离别后,像所林间摘遍双双叶,寄与相思,年轻女子常摘两片叶子插入发髻向世人来表示自己的相思之情。她们大胆表明自己的心思,向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