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仕与归隐是封建社会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人生选择,贺铸也不例外。他既想参政,又想过田园般的隐居生活。宋朝时期社会议论氛围浓厚加之儒学全面复兴,儒学倡导的经世致用思想对士大夫积极参与议论朝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身处这种时代背景下,贺铸不免受到影响。因而他写下了许多议论时事的作品,据宋史贺铸传载喜谈当世事,可否不略少假借。这既是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他从小接受的家风教育有关。贺铸是北宋宋太祖孝惠皇后的族孙,五代祖贺怀浦和高祖贺令图都是爱国将领。所以他素有儒家的出仕之心,也曾在留别龟山白禅老兼简杨居士介诗中表露忠义自许的心愿。他积极入仕的心态是为了报效国家和替民排忧解难。我们可从捣练子六首中看出他关心民众疾苦,对其遭遇深表同情。战争的残酷使得家人分离而不得相见,只能同望一轮明月来寄托相思。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贺铸虽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但因一直身居低位,一直担任的都是闲官冷职。加之新旧党派之争愈演愈烈。他害怕了,退缩了。元佑八年三月,神州崩。哲宗继位,高太后听政。五月,苏轼起知登州,九月与苏轼关系密切的文人大多得到了提拔,如秦观、黄庭坚、陈师道等。这时贺铸便燃起了入仕的希望。所以在此期间写过眼儿萧萧江上荻花秋、浣溪沙不信芳春厌老人将进酒·城下路等词,抒发的是壮志难酬之感,是有志无处施展之痛。元佑六年,即贺铸将近岁时,经李清臣、苏轼和范百禄等人的推荐,由武弁转为了文官。这时的他高兴地写下少侍高常侍,功名晚岁成,期待着这一改变会换来仕途的通畅顺利,能够得到果。可事与愿违,他依旧是官小职微,前程渺茫。对此,他在晚年的一首行路难词中,这样写到: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酌大斗,更为寿,青鬓常青古无有。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少年壮志当孥云,词人少时亦曾壮志凌云,对于获取功名,贺铸曾非常自负,少日用壮胆力粗,六鳌可取负而趋。雄姿英发,自信非是草野之人。可词人抱着满腔的热情与自信踏入仕途之路后,却发现文武双全的自己,只是官场上一个任政治旋涡摆弄的小角色。因而回想起自己曾将范夫子功成长往,有人同载世无双视为人生典范,再看看自己多年来忍穿布袜与青鞋,困走京城十二街的羁宦生涯和如今官衔转落百僚底,衫色浑偷两鬓青的落魄贫穷的生活处境顿感可笑。所以沮丧、失落、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在内心深处久久不能散去。这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词人终于心灰意冷,不再留恋仕途,决心远离世俗红。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