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的掌书记之职。鲍照的仕途之路沉沉浮浮,但他的诗歌创作一直没有停下来。此期间写出了许多有名的诗篇,经过竹里山时,鲍照写下《登翻车岘》。诗中有“游子思故居,离客迟新乡”这样抒怀的诗句。就如“斯志逢凋严,孤游值曛逼”《行京口至竹里诗》,“孤游”明确点明了漫漫旅途一个人的孤独,不单单指行程上的孤单; 也包含着在陌生地方,语言的不通,习惯的难以融入等各种方面上的不适应,诗人找不到认同感,产生精神上的地域孤独。就如“羇人感淑节,缘感欲回辙。我行讵几时?华实骤舒结”《代悲哉行》,“诗人自从成为羇客,就从未被欢快的节日氛围吸引过,只是反问行旅何时停止。实际上,鲍照了解自己的行旅会无止无休,如此无谓地发问,更显其中酸楚。”鲍照离家独自在外,当不适应在客居地的生活习惯时,异乡为异客,强烈的孤独感和排外感会让他强烈的想念家乡。因此,与“客”相呼应,他对“归”“还”的渴望尤为浓烈,如“驰霜急归节”《还都口号》,“疲老还旧邦”《从拜陵登京岘》,“还家自休息”《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六等。但是,归家对宦游在外的鲍照来说遥遥无期,多年以来回家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 “人生随事变,迁化焉可祈”《代邽街行》就算再次回到京都家乡,宦官十余载,京都也再也不是记忆中的样子的,与日俱增的只剩陌生感。鲍照在诗中抒发思乡之情,常常幻想着与家人团聚的时刻,粗茶淡饭也胜过异乡为官所食用的山珍海味。客途在异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中长路近,觉后大江违”《梦还乡》,一夜梦美,醒来才知回家的路途,阻隔着一条大江,这条鸿沟难以跨越,梦醒来与现实的落差感尤为强烈。思乡之情,还常与归隐的念想联系在一起。“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六,想着归隐回到家里去。然而归隐回乡便需要去直面生活的贫寒,这与鲍照试图改变贫困处境的追求有相违背,并且鲍照追求的目标是仕途功名,从而改变自身处境出人头地。但是官场险恶,在诗人遇到挫折的时候,家园就像是一片净土,让其是如此的渴望,客居在外的他终究是客,此时此刻他的思乡情感该有多么的强烈。喜欢、厌恶、爱、恨、快乐、悲伤、焦虑、愤怒等多种情绪状态和心理状态。它是诗人在面对外界刺激时所产生的感受和情绪反应,是诗人心理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诗人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是诗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评价,是诗人对自身处境的一种反映。才华学识,有着远大理想,不甘安于现状,孜孜以求的功名抱负皆难以达成,早年因献诗受到恩赏,获封临川国侍郎、秣陵令、永嘉令等职,先后投奔临川王刘义庆、始兴王刘浚、临海王刘子顼,最终因兵乱被斩杀于乱军之中。鲍照为改写命运,用宦游的方式奋斗和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